Tuesday, May 22, 2012

同理心

有些时候,也许因为年轻,我们以为非白即黑,我们坚持人们不能有写错或说错的余地,一被捉到一点矛盾,就被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更多时候,我们靠向一方,相信这方的立场与想法是100%对,另一方是0%,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正义使者,自以为很帅地对另一方尽情轰炸。

这样,可以掩盖自己的苍白,可以暂时不理自己的言论举动是不是有更多不合理之处,因为相信,是的,深深地相信,然后,恶言相向。“这些人是什么人??明明错了不认,无耻!!”

什么是对的?一群人的私下讨论突然被卷入一场风波,只因为有人好奇而有人尽量解答;只因为私下讨论到半途有人把对话泄露出去,而泄露对话的人啊,以为这个举动是100%“对”的吗?如果所有觉得你错的人在努力地学你的朋友,轰炸你,要你认错,不然就是无耻,你会不会有另一种体会?

什么是错的?一群人努力在参与社运,每个人都付出,谁谁可以保证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有争议的时候?在这个物资化的时代,所有愿意贡献时间体力精神而不求回报的朋友,我们吝啬掌声也就罢了,但是,对于一些争议,为什么像是非致对方予死地??

在这条路上,大家都走得跌跌撞撞。所以,我们能不能多点同理心,少点恶言?

Thursday, May 10, 2012

会安FAIFO的故事: 华人与日本人的聚落

Faifoo,指的是会安商铺的意思
走在会安的老街上,常常会看见FAIFO这个字。
老房变为买卖纪念品的商店


500年前,一艘艘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漂洋过海停泊在国际性商港会安,当中包括许多中国与日本商人。由于明朝解除了海禁政策,而日本的朱印船也大行其道,两国在海外的商业交易日渐频繁,而会安就是最重要的据点。17世纪初,交趾王允许华日两族长久居留在会安,让他们各据一方,逐渐形成了各自的聚落与市街,被来自西方的商人与传教士们称为“Faifo”,是会安商铺的“洋名”。


















超热闹的市场,人潮络绎不绝
当时的街道都是沿河而建,华商与日商各雄踞一方,但到了17世纪末期,由于日本江户幕府政权的锁国政策,日本人大大减少,留下来的生活清苦;中国明末清初,许多不愿承认清朝统治的遗臣携带家眷们移民到交趾,当时会安的统治者阮氏为了当地的发展而大开门户欢迎华人进来,更让华商大展手脚占领了沿河一带约3公里的店铺,洋人商船停泊在对岸,新鲜商品药物蔬菜水果档铺满河道口,门庭若市人声鼎沸,而商主多身穿明朝服饰,因而此地被称为“大唐街”,被怀疑是现在的NGUYEN HUE街。这时期,日人聚落快速消失。


夜幕低垂,外国游客喜欢在旧房子改装成的cafe喝酒聊天

随着秋盆河的淤积,从前的河川变为陆地:十八世纪阮太学街出现,十九世纪白藤街形成,而上个世纪岘港取代会安成为国际商港,顺着时间的针滴滴答答,会安从繁华喧闹走入平静。但不懂幸或不幸,历史不曾真正遗忘过会安,199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歇息了多年的老商港,重新出发 - 这次,推开了历史的旋转门,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晃眼间,500年前的风景恍然重现。



















Thursday, May 3, 2012

会安 - 来了就心安



第三次来到会安,我还是觉得惊艳。 游过中国无数个小镇,也许那股商业风情太浓烈,停留不了多久,就坐不住了;而会安,却恰好相反。 我不能说它朴素而居民淳朴,nonono,这里的商贩虽然比不上越南北方的猖狂,也少了南部的铜臭味,但一间接一间装潢得太过美轮美奂的餐厅以及售卖纪念品的商店,像个过度浓妆艳抹的少女,让人想接近又怕受伤害。

 然而,在秋盆河畔边,身旁是古典的老建筑,斑驳的矮墙却有种慵懒。我坐在矮凳上咬着越式沙爹与春卷,大口喝着本土啤酒,一罐又一罐,香汗淋漓,晚霞映照天际,一艘艘载满人群的船川流,不浪漫地吐出了黑烟,我却有种说不出的惬意。放下旅客的矜持,当自己是当地人,没有以旅客的身份去猎奇,有时候连相机也懒得拿了 - 生活在会安,不自觉地,像回到故乡一样的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