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31, 2016

印度種姓制度起源

有關印度種姓制度*起源,最早的記錄在《梨俱吠陀》第十書的原人歌(Purusha-sukta)其中90圣歌章節的第12詩句:

His mouth became the brahmana; his arms became the kshatriya;
his thighs became the vaishya and his feet became the shudra.
他的嘴成了婆羅門;他的胳膊成為剎帝利;
他的大腿變成了吠舍而他的腳成為首陀羅。

在原人歌里,沒有信息提到這四個種姓在社會中的地位與職責。因此,吠陀天啟其實沒有把種姓制度放在重要的位置。千年之后的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 羅摩衍多 (Ramayana),以及許多往世書(Puranas)就開始對種姓制度有諸多描述,其中摩訶婆羅多就有重覆為種姓劃下一條不容跨越的界限 – 在世界的自然秩序里,每個人都有既定的社會地位與職業,這是神授的位置。其中印度人最為熟悉的薄伽梵歌(Bhagavad-Gita),在大黑天(Krisna)在勸導阿周那(Arjuna)繼續參戰的過程中,提到他就是四大種姓的創造者,并解釋四種姓的社會職責,進一步指出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符合其種姓階級,那這個人就是神的虔信者。由此可看出,薄伽梵歌主張并宣揚四大種姓為人类社会和人性的固有特征。同時,它認為一個人生而為婆羅門或首陀羅,取決條件之一是他前世的所為。

無論如何,從原人歌到薄伽梵歌,其實都沒有提及四大種姓以外的階級。因此,我們今日所熟知的“賤民”達利特,以及嚴重的歧視問題,其實是從“摩奴法典”開始。摩奴法典被當今學者認為寫成于公元前二世紀到公元二世紀的四百年間,是雅利安人為鞏固以婆羅門(膚色)為中心的社會秩序而寫成的法律與倫理規范。

*印度種姓制度在梵語為“varna”,是顏色/膚色之意。

印度教经典

印度教*的經典很多,包括最早期的吠陀典籍,信徒认为它来自天上,是在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神曲,也是永恒的真理與法典。现代的学者认为吠陀形成的年份距今大概是4300到3200年左右。



吠陀典籍依时间性分为《梨俱吠陀》(Rigveda),《耶柔吠陀》(Yajurveda),《裟摩吠陀》(Samaveda),以及《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四部,都是婆羅門祭師精確地口頭傳頌,代代相傳。其內容主要指導如何進行宗教祭祀儀式,包括進行儀式的基本步驟,唱誦神圣咒語,贊美與祈求諸神誦詩,以及教導該用何種語法語音等,這四種文獻合稱“本集” (Samhita)。當時所有的頌歌都是由婆羅門口授相傳超過2000年,一直到中古時期,因為伊斯蘭教傳入印度而感受到威脅的婆羅門才把頌歌咒文寫在棕櫚葉上。

廣義的吠陀典籍還包括焚書(Brahmanas),森林書(Aranyakas)與奧義書(Upanishads)。雖然傳統上吠陀經典被認為是“天啟”,但相較吠陀之后廣受歡迎的摩訶婆羅多 (Mahabharata), 羅摩衍多 (Ramayana),尤其是十多億印度人都聽過薄伽梵歌(Bhagavad-Gita)(據說人人家里都有一本),以及數不清的往世書(Puranas),如今在印度絕大部分教徒都不再進行吠陀傳統祭祀儀式如火祭,一般人也沒有閱讀吠陀文本,也沒有祭拜吠陀遠古神祗如雷神與戰神因陀羅(Indra),火神阿耆尼(Agni)等。

因此,印度教沒有所謂絕對權威性的經典,跟伊斯蘭教的可蘭經以及基督教的圣經不同,它有多元混雜的經典文本,不同的典籍的教義或思想可以南轅北轍,因此印度教徒可以自行選擇那一本最適合其天性或者最能啟發而成為自身的”經典“。

*印度教是十九世紀開始西方學者的說法,在這之前稱為婆羅門教。在中文來說,可能更準確的稱法是興都教(Hinduism)

* Rigveda的畫卷照片來自網絡